
后稷网 > 后稷网 牧林水事
近年来,即墨区不断优化畜牧产业布局,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全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再获新成果。日前,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润恒苑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复验,田瑞智慧畜牧养殖入选全国智慧农业优秀案例,蓝天伊势等4家企业成功申创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智能牧场和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
一、稳产强基,加快构建产业新结构
坚持“稳猪、扩牛、壮禽、强奶、增羊、培新”,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稳定畜禽及产品产能。高点定位确定“腾笼换鸟、重组布局”和“内育龙头企业、外引百强集团”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畜牧业养殖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嫁接引入10余个高端畜禽养殖项目。扩大辐射带动,在养殖基地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畜种,在耕地较多的移风店、段泊岚等镇重点发展生猪、奶牛等产业,在山地丘陵较多的金口、灵山等镇街重点发展蛋鸡、肉鸡等产业。强化金融支持,开展鸡蛋期货价格综合保险试点,使用市级以上财政补贴资金869万余元,分期分批共投保蛋鸡600余万只。
二、科技赋能,加快集成推广新技术
推广应用先进养殖设备和管理技术,构建高质高效畜禽设施养殖体系。突出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主线,共创建4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青岛共8家),2家省级、27家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家省级、3家市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4家山东省智能牧场。田瑞首创6列12层立体养殖技术,成功申报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争取中央资金2000万元。牧原六层楼式立体养猪技术全省唯一。派如科技研发“派如模式”节能猪舍,可达到“24小时连续通风保持舍内恒温”,获得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产品环保猪舍金奖。
三、绿色生态,加快打造发展新模式
开展畜禽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全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先进县”。聚焦肉蛋奶产品产能质量提升,引进正大、牧原、大北农等大项目,完善生猪产业链条。其中,即墨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产能达10万头,约占全区25%。牧原、大北农、正大等养殖项目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占比超过全区60%。青岛正大发展肉禽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吸纳即墨区全年肉鸡出栏量3000万只,占全区75%。田瑞、环山等企业蛋鸡存栏150万只,占全区30%以上。在大项目带动下,全区10万羽以上规模的养鸡场达到14家,5万羽以上规模的养鸡场达到23家,蛋鸡存栏量青岛第一。
四、产业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
挖掘畜禽养殖文化科普、休闲观光、体验互动等功能,发展休闲观光牧场。青岛田瑞打造全国首个“蛋鸡文化”主题科技馆,形成“蛋鸡养殖”+“全自动设备研发生产”+“科普教育”+“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新模式,被评为“新六产”示范企业和“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中马和青岛德瑞骏发以马术为主题,打造马术竞技、综合旅游、观光、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基地,推动建设“繁育+赛马+文旅+教育培训”的马产业集群新模式。青岛优耐颐康宠物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全国一流的中高端宠物犬比赛、交易中心,带动发展宠物繁育、比赛、寄养等服务。(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ww.cnhouji.com/news/2024/0122/55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