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后稷网 乡村振兴

六盘水市深化改革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2023年12月16日 21:15

近年来,六盘水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做细清产核资、选准经营路子、搞好区别分类、落实利益联结、规范内部管理,全链条、系统化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做好清产核资夯基固本。摸清“三资”。强化组织,突出重点,进一步开展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三资”清查,采取“一乡一台账”“一村一台账”精细化、动态式管理,确保账证相符、账实相符。目前,已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录入全市集体资产总额65.9亿元、经营性资产总额15.97亿元。明晰“三权”。坚持“精准清查、精准核实、精准确认”原则,搞清资源资产的权属性质,结合扶贫项目确权和在村闲置资产移交,进一步明确在村资产的所有权、放活经营权、锁定收益权,最大限度释放乡村发展潜力、激发村集体内生动能、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抓好“三改”。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问题梳理、整改,重点抓好村集体成员漏登错登、村集体资产账实不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不规范等内控问题,打好集体经济发展根基。截至9月20日,全市已有890个村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挂牌、占比93.1%;所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已配齐;87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组织章程修改完善、占比91.74%;所有村居在开展经济活动中开始规范使用股份经济合作社公章;建立资产清查、登记、保管、使用制度的村949个,占比99.27%;建立财务公开、收入管理、开支审批、预算决算等制度的村941个,占比98.43%。

二、培育经营体系盘活资源。联片聚合力。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缘相亲的特点,联合不同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公司,有效破解因产业规模不够、经营能力不强、销售渠道不畅带来的集体经济小散弱等问题。联营闯市场。坚持“一村一策”,支持各村根据实际组建农业经营主体、劳务公司等实体组织,引进有市场、有实力、有潜力的涉农企业,采取“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探索形成旅游带动型、异地置业型、资产盘活型、工矿辐射型等多种发展模式。截至9月21日,全市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出租、资产参股、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开展物业服务、居间服务等可产生年收入5746.25万元、涉及598个村居。联股促共享。应用好清产核资、确权登记成果,健全服务指导体系,鼓励村干部、集体成员、农户以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折价入股联营公司,形成“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利、联股联心”发展共同体。

    三、突破关键环节强化支撑。培育“带头人”。开展“一村一带头人”培育工程,遴选种养大户、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等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智囊团”,动态培养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人才2153名。用好市县两级21个集体经济发展实训基地,组织154名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干部到实训基地、强村跟岗学习。编写发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集,定期开展“走村观摩・擂台比武”活动,多措并举提升“带头人”能力素质。激励“实干者”。探索村干部、农民等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激励分红机制,明确参与入股发展集体经济形式、收益奖励方式、进入退出制度,鼓励支持各类主体主动积极参与发展。目前全市共有32个村150名村干部,以资金、资产、土地等入股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编织“防火墙”。择优推荐17家市直单位31名业务骨干、专家人才,组建集体经济发展专家服务团,对清产核资、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市场拓展、经营管理等进行全程指导服务。指导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章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完善财务公开、收入管理、开支审批、预算决算、财务报告等制度,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机制落到实处。(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原文地址:http://www.cnhouji.com/news/2023/1216/5032.shtml